PLC程序處理數控機床偶發(fā)故障方法

發(fā)布日期:2011-11-25    蘭生客服中心    瀏覽:2683

1.實例
    例1 德國GEHRING公司G1500-350型珩磨機,控制系統(tǒng)采用SIEMENSS5-95U型PLC,用于珩磨發(fā)動機機體主軸孔,珩磨主軸動力頭可在立柱上垂直上、下滑動。機床加工時序見圖1,過程是:①珩磨主軸旋轉。②珩磨頭從原位置下降至沖程設定低位置,進入機體主軸孔。③珩磨石脹出,在主軸孔中軸向上、向下(沖程設定高、低位置區(qū)間)往復運動數次(珩磨)。④珩磨頭上升至原位置。⑤珩磨石縮入,珩磨主軸停止旋轉。
    機床偶爾發(fā)生珩磨主軸下降,珩磨頭未進入機體主軸孔前珩磨石脹出,撞壞珩磨主軸和珩磨頭。檢查PLC程序無誤,機械基本正常。
    處理:設計1個加計數器,對珩磨頭下降次數進行計數,珩磨頭回原位置,限位開關動作,對計數器復位。將計數器計數作為邏輯條件,編程,使珩磨頭第一次從原位置下降過程禁止珩磨石脹出,從珩磨頭第二次下降開始,才允許珩磨石脹出(圖1實線)。追加程序后,故障未再發(fā)生。
    例2 德國HELLER公司FST62216型精密鏜床,控制系統(tǒng)采用SIEMENS840D型NC,配置CPU315-2DP型PLC,用于精鏜發(fā)動機機體主軸孔,精鉸與主軸孔平行的孔系。機床輸送機構負責傳送工件,工件加工由工藝程序輔助功能完成,加工過程是:①輸送機構將工件從水平原位置下端A提升至上端B。②前進至水平加工位置上端C。③下降至下端D。④定位夾緊,確認夾緊狀態(tài),放松。⑤上升至中間E。⑥鏜桿進入。⑦下降至D。⑧定位夾緊,加工,放松。⑨上升至E。⑩鏜桿退出。上升至C。后退至B。下降至A。工件在E處時,帶鏜刀的鏜桿可不受干涉進入/退出主軸孔,工件加工軌跡,實線為裝工件過程,虛線為卸工件過程。
    機床自動加工時偶爾發(fā)生工件從A上升至B后,水平移動沒有至C即下降,造成工件和夾具碰撞或掉落在傳送途中。檢查NC和PLC程序無誤,機械運行正常。
    處理:追加1個RS觸發(fā)器,水平移動(動作)使其復位,在水平原位置和水平加工位置,限位開關動作,使其置位。將觸發(fā)器觸點作為上升、下降邏輯條件編程,確保自動方式,工件輸送機構只能在水平原位置和水平加工位置升降。追加程序后,故障未再發(fā)生。
2.注意事項
采用編制PLC程序的方法,處理數控機床偶發(fā)故障,維修人員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熟悉所使用的PLC指令系統(tǒng)和編程方法,優(yōu)先使用計時器、計數器、RS觸發(fā)器和比較器等功能指令。
(2)應熟悉機床功能部件動作過程和原理,以及啟動、禁止動作的元件在PLC程序中的使用部位和功能。
(3)事件可以作為邏輯條件。PLC指令,特別是計數器、RS觸發(fā)器具有記憶功能,PLC指令可以將功能部件的動作(如移動事件)作為邏輯元素,而繼電器—接觸器系統(tǒng)則無能為力。
(4)嚴格注意聯(lián)鎖邏輯的使用范圍。如例2,只限制在自動、MDA等方式,不能限制手動調整方式,即不能影響機床原功能的使用。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