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的三指機械手

發(fā)布日期:2012-03-31    蘭生客服中心    瀏覽:3730

  對幾何形狀變化不定的物體,也就是說對形狀和尺寸各不相同的物體的抓取,技術研究的重點放在一種靈活的低成本抓具(即IPA抓手)的研發(fā)上。

  在許多技術領域,工業(yè)抓具大多結合操作任務來設計。除了大部分做成兩爪式或三爪式的機械抓具之外,也經常采用真空抓具。人工手原則上有兩種基本的結構方式,即一體化的結構和模塊化的結構。

  采用模塊化結構時,手指運動所需要的所有執(zhí)行機構都安裝在手掌和指頭上。這樣,手可以適應任意的操縱機構或搬運運動機構。另一個特點是,由于部件的結構尺寸大,因而這種人工手大部分都明顯大于人手。
                    
                   僅用兩個電動執(zhí)行機構即可對變化中的物體幾何形狀做出反應

  內置式結構的執(zhí)行機構是集中安裝在一個手指的運動部件里,也就是說安裝在手掌外殼之外。力的傳導大多采用牽引繩索或聯動杠桿。這種手在尺寸和形狀上往往與人手近似。不過,手的運動則只有采用相應的曲臂運動機構才能實現。

  人工手擁有9個或更多的自由度,這需要人工手具有很復雜性的運動執(zhí)行機構和很高的控制技術。標準抓手由于自由度數目小(大多數只有1個),因而對于物體變化不定的幾體形狀來說,其靈活性顯得不足。人工手由于自由度數目大(9~22個之間)而顯得非常復雜,因而造成零部件數目多。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根據目前的技術水平,使用這種人工手往往不夠經濟合算。

  IPA人工手的大體方案是由三指平行抓具、三指定中心抓具以及二指抓具的組合構成的。這三種基本的抓持分別用在商業(yè)和工業(yè)用途上。另外,從經濟效益上考慮,這種抓具僅裝配兩個電動驅動裝置。
                  

  大姆指可以在兩個位置上運行。在圖1中描繪的位置上,大姆指正對面是手指1。二指抓具從這個位置上運行。當姆指處于中間位置時,三指平行抓具和三指定心抓具可以運行。在做抓持動作過程中,姆指是固定的,不向抓持的目標物運動;痉桨敢(guī)定,“姆指調整”和“手指轉動”的功能分別通過手指抓持運動之一進行耦合。
             
                   圖2 人工手運動機構的配置情況:三種基本抓持:
                   a) 二指抓持, b) 三指平行抓持;c) 三指定中心抓持

  IPA手的運動機構可以將二指抓具、三指平行抓具和三指定心抓具等三個基本抓具的手指進行配置(圖2)。為了滿足經濟上合算以及減少技術復雜性,手的運動機構僅配有兩臺電動驅動裝置。通過變速器實現傳動,變速器可以使每個指頭有兩種動作:一個是手指在抓持力的方向上打開和關閉,另一個是手指圍繞其垂直軸轉動。IPA人工手的重要部分是變速器,是它把手指和驅動裝置耦合起來。手指運動機構的各個零部件見圖3。
                      

錐齒輪傳動機構將手指和電動機聯接起來
  兩個手指當中的每個指頭都過錐齒輪傳動機構與電動機相連。錐形齒輪傳動機構使每個手指均可圍繞自己的垂直軸任意進行轉動,并由此進行閉合運動。因此,每個指頭的安裝都是可以圍繞垂直軸轉動的。手指的閉合運動通過軸座上的擋塊受到限制。舉例來說,假如手指1碰到了其限位裝置,則圍繞其垂直軸做旋轉運動。打開時做反時針方向的轉動,閉合時做順時針方向的轉動。

  上述的手指軸承安裝可導致抓持物體時將抓持力轉換成旋轉運動。為了避免這一點,每個手指在抓持運動時必須加以鎖定。在實際的總體系統方案中,這一點是通過離合器實現的,離合器是經過偏心輪進行控制的。偏心輪位于手指根部。它們在抓持運動的兩個終端位置上操作離合器。

  手指1的離合器可導致上述的鎖定。手指2的離合器負責與大姆指隨動裝置的結合。該離合器一旦被操作,也就是說手指2位于后面的終端位置上,并通過手指1導致手指的轉動,則大姆指移動到其相應的另一個位置上。為了繼續(xù)提高手的靈活性,而且不必繼續(xù)添加執(zhí)行機構,可以采用一個自適應手指的運動機構。自適應手指的運動機構由若干關節(jié)組成,這些關節(jié)被安排成三角形,并且各有一根橫撐。各個關節(jié)內裝有轉動彈簧,彈簧負責指頭的回位。

  根據傳力運動機構的位置,指頭向需要抓持的物體貼近,因而對一個固定的指頭也產生更大數目的接觸點。觸點的增加又導致指頭與物體之間的摩擦貼合,因而導致抓持得更加牢靠。自適應手指運動機構的參數有關節(jié)的數目、運動機構的長度以及與指頭根部的距離。通過適當選擇參數,可使運動機構對一個級別的物體達到優(yōu)化。

  控制裝置的基礎是單片PC,一臺80X86兼容計算機。芯片一體化安裝在一塊板子上,板上裝有驅動器和各種外圍設備。這塊板子的標志為Devi-Lan,裝有一個以太網存儲器,該存儲器可以經過網絡進行控制。所用的驅動裝置是無刷直流驅動裝置,它們可以通運動作控制器進行操作。若干終端開關以及一臺用于手指圍繞垂直軸轉動的位置傳感器采集人工手運動機構的系統狀態(tài)。

指頭的配置可以簡單進行控制
  控制裝置的編程非常巧妙,它可以使用三種手指配置僅在幾個指令的控制下從三指平行抓具的基本位置進入到別的抓持動作。這樣就可以使用簡單的指令對三種基本的抓持方式進行控制。而且,抓具的打開和閉合只需要一個指令。而且打開時還可以設想采用兩種方式。

  有一種可能性是力控操作。為此必須將力傳感器至少內裝于一個指頭內。假如采用敏感的傳感器外殼,這種傳感器不僅可以提供力的數量大小,而且還可以提供位置的分辨,那么就可以進行極為靈敏的抓持。假如把力傳感器內裝于手指根部,則最終測量到的是轉矩。如果不知道力的切入點,就不可能對作用于抓持目標物的力得出結論。

  另一種可能性是位置控制操作。這種工作方式在實際的總體系統方案中已經得到應用。不過,使用這種方式需要知道物體的幾何形狀。這些數據可以利用圖像處理系統求出。

  研制工作的目的是,開發(fā)一種靈敏的低成本抓具。結果是研制出了一臺僅采用2個電動執(zhí)行機構而具有4個自由度的靈活的三指人工手。利用這種運動機構,可以對變化中的物體幾何形狀做出反應。結合使用分散的控制單元,可以順利而簡單地內裝到機器人系統中。

  用IPA人工手所做的試驗證明,采用這種方案可以抓持幾何形狀變化不定的物體。演示機的可靠性可與工業(yè)抓具不相上下。研制的新產品仍具有必要的潛力,可以用于下列用途并可帶來經濟效益:

● 用于搬運技術,特別是在各行各業(yè)的加工設備上輸送和抓取零部件。
● 用于商業(yè)中的自動配貨。
● 用于服務機器人,比如用于移動式家用機器人取送東西的服務。
● 在工業(yè)環(huán)境中用作輔助系統(工人的第三只手)。

更多相關信息